• 首页
  • 艺术家
  • 新闻资讯
  • 艺术品展示
  • 艺术品评论
  • 一城一故事·水韵画江苏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新闻资讯
    >>更多
    • > 宋明远:突破千年局限,让海洋在中国画里澎湃
    • > 诗酒花茶样样精通的美女画家
    • > 《艺术品取代房地产,成为投资首选》
    • > 《民间闲钱已无更好出路:艺术品投资将是不二选择》
    • > 书画投资如何保证稳定增值
    • > 如何投资艺术品?
    • > 投资书画好不好?
    • > 《书画投资小窍门!》
  • 电话:025-84716007

    025-84718399

    传真:025-84702477

    Email:jinding2002@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卢立彬:融古铸今,古朴正大

创建日期: 2017-06-07 创建人: 陈彪


640.jpg

卢立彬,1962年生于江苏仪征市,85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05年选调江苏省国画院,现为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院副院长、专职书法家、中华草书研究院院长、东慈书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等职。80年开始先后拜著名书法家沈延毅、聂成文、尉天池、萧娴、刘大为、袁武等名师学习书画艺术,苦练王羲之草书,怀素草书,孙过庭草书等历代名碑名帖40余年。

20世纪80年代初其书法作品参加国内重大展赛,1984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1984年书法入选上海“文汇报”举办的全国书法比赛获二等奖,1986年书法作品第二届中青展,第八届全国书法展。1988年在全军首届书法比赛中,草书获得全票一等奖。作品入选文化部组办的“群星奖”、国际书法30年展、中日书展、中韩书展、林散之双年展,以及省级以上书法展中参展获奖50多次。1987年在南京军区举办个人书法展,1999年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中央电视台、江苏省电视台专访介绍,发表书法论文6篇。作品被中南海、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委办公厅、省委会议中心等收藏使用。

640 (1).jpg

《兰亭序》

640 (2).jpg


《将进酒》


640 (3).jpg

临王羲之贴

640 (4).jpg

《后赤壁赋》

古诗十九首


融 古 铸 今,古 朴 正 大

————散谈卢立彬书法的风格

文/俞律 侯以峰 


我以为凡是书法家都必须具有自己的书法风格,否则就不可称之为书法家,至多只能称之为书匠而已,风格的形成除了天赋,书法功底外,关键因素是个人的修行。修行,此处特指对书法的如痴如迷的,虽九死而不悔的苦苦追求,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几十年如一日,不计得失,甘于寂寞的追求书法的真谛,真正是难能可贵又难能可贵的。而我所认识的书法家卢立彬是这样的一位书法追求者,他七岁搦管,八岁能为自家和邻里书写春联,至今卢立彬已至知天命之年,依然别无旁务,倾心书法,因而也形成了他的书法风格。


卢立彬的书法风格,简而言之:古朴、正大、高雅之风格。


中国书法,已逾三千年,各种历史形态的文化积淀,因而催生了代代相因嬗变的各种书体;象形、甲骨文到金文、篆、简、隶再至楷、行、草等等,此真可谓源远流长。因此,今天的真正的书法家之书的风格必然也必须具有自然天成的沧桑古朴之美感。


卢立彬先生的书法作品,无论是碑隶、楷书还是行草,无论是蝇头小楷,还是斗笔榜书无不显现出古朴之形态,其线条之遒劲,有的若竹林临风,有的如古崖老藤,自然天成,字里行间,乃至抒轴成章,其古朴之气扑面而来,这是书法家浩然之正气的自然流露。读了卢立彬先生的作品,不论是他的惬意小品,还是运筹帷幄的宏篇巨幅,总给人一种如沐古风,如遇先贤的感觉。我认为这真正是中国书法之幸。中国书法其内涵博大精深,儒家、道家和释家的精神,在中国书法中都有如影随形的体现。因此,书法的古朴是书法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书法家的尚古,习古,研古以至汲其精髓,融会贯通,熔古铸今,蜕变而出新。卢立彬于中国书法,沿流溯源,苦苦追求以至今日四十余年矣!但至今他依然沉心于中国书法历代书论之述著,陶醉于大家碑帖之研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游于书法浩瀚之海,孜孜不倦,如醉如痴,因而我每观赏卢立彬的书法作品,总有如拜古之大家先贤之感。


由此可见,卢立彬先生走的是书法正道,几十年如一日,从未动摇,视名利如浮云,既如,他在部队已是团职军官,但转业时拒绝所有权利安排,只求到书画部门做普通一员,以自己的作品坚守传统阵地,不和狂怪的书风同流,从而成就了他的古朴正大的书法风格。


古朴正大是中国书法家的正道,是必经之道,是无法跨越的,只有沿着这条康庄正道才能走出成绩,走出境界,登堂入室,以至登大雅之堂。卢立彬先生沿着这条正道跋涉了四十余年,颓笔成丘,废纸如山,书法之内精研苦练历代名家碑帖,书法之外,苦读儒、道、释大师经典,谦虚好学,转求名师,又广泛阅读诸子文史,诗词歌赋,业内人常说他,研练书法炼到不知严寒酷暑,读书往往读到夜不能寐。天道酬勤,久而久之,其学养渐厚,人品日高,书风趋雅。所谓书风的高雅,我认为应是整幅作品要规整、开阔、中和、统一,犹峨冠博带之鸿儒,但又不乏灵动、放逸,心手相应畅利自然之美,如江河运行,虽千回百转,然后纳于大海,形成洋洋大观,此其一也;其二,书法的高雅要意境,深邃丰富,使人品之不尽,味之无穷,每每让人在其作品前驻足凝思;其三,要有诗的韵味,散文的纵逸,不拘一格,方不一定中矩,圆不一定副规,常常游于方圆有无之间,适意挥毫却不逾矩,不事雕琢、浑然天成。此所谓自得书之玄妙,妙趣层出不穷。其四,作品要有节拍旋律,有人说,书法是流在纸上的音乐,好的书法,通过其布局谋篇运笔快慢畅滞,提顿牵连,用墨的枯实浓淡洇焦以及黑白疏密等技法,使作品产生节拍旋律之美感。欣赏一幅上佳的宏巨之作品,就像让人欣赏一出扣人心弦的交响乐。我读卢立彬先生的作品,常常被其作品的高雅的韵律所激动,尤其是他近日创作的书法巨幅力作:毛泽东的词《沁园春•春》给我的震撼尤为强烈。


古朴正大高雅是书法之正道,卢立彬先生披荆斩棘、坎坎坷坷已走过几十年,走出了成绩,而且越走越宽广,但书路漫漫,人生苦短,要马不卸鞍,人不卸甲,紧握手中的这支大笔,奋力向前,创作出不愧前贤,不愧时代并启发后人的好作品。

640 (5).jpg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640 (6).jpg

草书 李白诗句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山西路67号世界贸易中心大厦A1幢1101室邮编:210009 电话:025-84716007 025-84718399 传真:025-84702477

网址:http://www.jdyys.comEmail:jinding2002@163.com

苏ICP备09047781 江苏金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9-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