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更多 -
电话:025-84718003
Email:jinding2002@163.com
青绿薪传润校园!华拓・万里君师徒中国画展献礼南航校庆
创建日期: 2025-10-27 创建人: 陈彪

10月20日下午,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承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会、长三角美术家网、长三角城市网、文艺观察家网协办的“和平・青绿・传承——南航建校73周年 华拓・万里君师徒中国画展”,在南航将军路校区砚湖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华拓・万里君师徒中国画高校联展的第3站,此次展览恰逢南航73周年校庆,为这所理工科高校注入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
艺术传承与校园美育的融合
开幕式上,多位嘉宾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展览的意义,凸显艺术与校园、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价值。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杭育新表示,南航作为新中国首批航空高等学府,始终坚守“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使命担当,此次展览是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持续推动红色基因、蓝色梦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展览不仅展现了华拓先生与万里君女士师徒之间技艺的传授,更传递出艺术精神与时代发展的同频共振。对南航师生而言,这是一次在校园内即可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宝贵体验;对学校而言,这也是我们深化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上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

艺术家华拓
作为展览核心艺术家之一,华拓在致辞中强调了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他认为,传承是艺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艺术延续的生命力,二者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承载爱国情怀的升华。现场,他还以一首自创小诗抒怀:“古艺新传一脉长,新技发处见华章。赤子情怀系复兴,艺高我辈有担当。墨守成规终意浅,心随时代自芬芳。江河不废奔流急,化作丹青绘国昌。”字句间满含对传统艺术新生的期待。

全国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创会会长高云
全国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创会会长高云则称赞展览是“高雅艺术进校园”的一次有益实践。他提到江苏美术底蕴深厚,青绿山水创作难度极高,而华拓作为杰出的青绿山水画大家,其技艺被万里君一脉相承,师徒二人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国画的艺术高度。他进一步阐释画山水有眼中山水、胸中山水、理想中山水三重意境,认为华拓的山水画作达到了“理想中的山水”这一最高境界,蕴含着对艺术的深刻追求。
开幕式现场氛围热烈,诸多环节彰显“传承”的主题。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上将特别为展览题字《传承》,其墨宝不仅是对展览的肯定,更点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的核心意义。现场还播放了方祖岐等领导及老艺术家的视频祝福,字句间传递出艺术背后的温度,也让观众看到“青绿”这一传统艺术语言在当代语境下的新生。

作品捐赠仪式
万里君在开幕式现场向南航捐赠了一幅《晚秋图》作品。此次捐赠既是她对南航重视美育、传承文化的认可,也为学校的文化育人体系注入了珍贵的艺术养分,让师生能更直观地感受传统中国画的魅力。

嘉宾为展览剪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板俊荣主持开幕式
师徒共绘:青绿山水的传承与当代表达
此次展览的核心,是华拓与万里君师徒二人对“新金陵画派”的传承与发展,二人的艺术风格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
华拓作为“新金陵画派”的青绿山水画大师,以“重塑青绿”的技艺独树一帜。他打破传统青绿山水精工细描的院体束缚,将大笔皴法、大泼彩融入其中,通过工笔与写意的创造性融合,构建出兼具传统气韵与现代视觉张力的山水新意境。
作为华拓的关门弟子,万里君则为“新金陵画派”注入了当代活力。她成长于红色家庭,兼具美术学硕士、诗人、一级作家等多重身份,还曾有媒体从业经历。这些经历让她的创作既继承了“新金陵画派”关注时代生活、山水风光的传统,又将目光拓展至城市景观与现代生活场景,用细腻的笔墨表现当代人的节奏与韵律。此次展览中,她与华拓首次合作的《江山如画》尤为亮眼。该作品以江南春景为灵感,用青绿技法展现祖国山河生机,已被新西兰华文协会收录用于海外文化传播,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
艺术交流让美育持续浸润校园
开幕式结束后,万里君还利用南航晚课时间,为艺术学院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艺术交流课,从创作理念、技法细节等方面与学生深入互动,将“师徒传承”的精神延伸至校园课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板俊荣表示,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晚课期间组织学生现场观展,让课堂理论与画作实践深度结合,助力学生提升审美感知与艺术素养。
据悉,本次展览为期一个月,将持续至11月20日,为师生提供充足的时间感受青绿山水的魅力,见证中华文脉在新时代的生动延续。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山西路67号世界贸易中心大厦A1幢1101室邮编:210009 电话:025-84718003
网址:http://www.jdyys.comEmail:jinding2002@163.com